御书房 - 历史小说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在线阅读 - 第217章 方国寿均汉代政治之得失

第217章 方国寿均汉代政治之得失

    不过李炎的车驾也没有直接去北庭都护府所在的庭州,而是去了庭州治下的轮台县。

    崔涛的导师方国寿正好在轮台考察,李炎就召见方国寿,陪同自己一起巡查轮台县。

    除了护卫的【内卫】玩家之外,李炎还带上了杨炎等一批年轻的土着官吏。

    夏季的北庭相当的炎热,方国寿本就是一个肆意洒脱的人,干脆就剃了光头。

    他这个光头在随行人员中十分的醒目,杨炎就疑惑不是盛传建宁王厌恶佛道,这个光头为什么能够这么近的随侍建宁王。

    而方国寿听到杨炎的名字,也目光炯炯的看着杨炎,彷佛要将他活活吞了。

    这也让杨炎打了一个寒颤,难不成这个和尚有龙阳之好?

    方国寿端详着杨炎,他是隋唐史研究的专家,而隋唐史研究中最难绕过的,就是杨炎和他的两税法。

    可以说杨炎的两税法改革,对大唐的意义不亚于明代张居正的改革,史学界都认为杨炎的两税法给大唐延续了百年的国祚。

    史书上对于杨炎年轻时代的记录并不多,只是说他出生于河套地区的刀笔吏世家。

    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此时杨炎已经去投奔了皇帝。

    没想到建宁王这只蝴蝶扇动翅膀,也改变了不少历史人物的进程。

    杨炎如今投奔了建宁王霸府,成了霸府的一名掌书记。

    但是方国寿暗暗叹息,此时的杨炎不过是个小吏而已,虽然他的能力很强,但是并不是那个提出两税法的判盐铁使,更不是日后宰执大唐财计的宰相。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所以方国寿对杨炎也只是稍稍关注了一下,就将注意力放在了建宁王身上。

    方国寿也想要赚贡献点。

    是的,方国寿这个隋唐史研究专家,简直是爱死这个游戏了。

    如今他连续发表了好几篇论文,都引起了业内不小的轰动。

    方国寿准备将自己的实验室搬进游戏,在这里他可以拥有更加年轻的身体,无数的研究资料,这简直就是是学术研究的天堂。

    不过想要将实验室搬进游戏,方国寿还需要更多的测试资格。

    他的研究室里还有三个博士生,一堆研究生等着账户呢。

    如今在黑市上,一个测试资格已经炒到了五位数,虽然方国寿的实验室有经费,但是也没办法向校长解释,为什么研究隋唐史要买一个游戏的测试账户。

    所以赚账户的任务,就落在了方国寿自己的头上。

    只有赚取更多的贡献点,才能够兑换测试资格,这样就能把助教和学生都拉进游戏了。

    李炎抬起头,看着不远处有一片胡杨树围绕的大湖,他对着方国寿说道:“方老,我们还是去湖边坐坐吧,这天气太晒了。”

    烈阳当空,随行的侍从们都热的大汗淋漓,一行人来到了胡杨树林边上,湖面吸收了不少热量,从湖上吹来的凉风吹来了凉爽的清风。

    方国寿指着这个湖说道:“殿下,这胡杨湖是轮台县第一大湖,历经千年依然没有干涸,滋养了轮台县的土地。”

    杨炎也好奇的看着这片大湖,轮台县位于瀚海边缘,附近都是沙漠,之所以汉代在这里设县,就是因为这是瀚海边上的大绿洲。

    围绕着胡杨湖,轮台县有了农耕的条件,也才成为人类的聚居点。

    李炎抬起头,看着不远处还有烽火台一样的建筑,他好奇的问道:“方老,那是什么?”

    方国寿抬起头一看说道:“这是汉代的烽火台遗址,从汉武帝开始,西汉就在经营轮台县了。”

    没想到轮台县的历史竟然这么长。

    方国寿又说道:“轮台县最着名的地方,就是汉武帝的一篇《轮台诏》。”

    李炎的也听过轮台诏的名声,他惊奇的说道:“难道汉武帝也来过轮台?”

    方国寿笑着说道:“汉武帝一辈子没有来过轮台,轮台诏之所以叫轮台诏,是因为这篇诏书是讨论轮台驻军问题的,所以才得了这个名字。”

    “原来如此,这轮台诏书是汉武帝的罪己诏吗?”

    在后世网络上,《轮台诏》又叫《轮台罪己诏》,认为是汉武帝对自己执政时期政策的反思,也是改变汉代对外政策的重要诏书。

    从武帝之后,汉代由攻转守,逐渐停止了对外扩张。

    方国寿说道:“轮台罪己诏的说法,最早是班固提出的,不过臣倒是以为,轮台诏只是讨论边军和屯田政策的诏书,还谈不上什么罪己诏。”

    “边军和屯田政策,汉武帝讨论了什么?”李炎立刻来了兴趣,对于汉武帝这位雄才伟略的帝皇,和他的祖宗李世民并称为历史上着名明君的皇帝,他对于边疆政策的讨论,肯定也能对李炎有所启发。

    方国寿说道:“汉承秦制,和秦代一样都是大军团的禁卫军制度。”

    “汉代的禁卫军,都是京畿、三辅和扶风的良家子,每次汉朝征发士兵,都要从这里抽调人口。”

    “禁卫军的制度有很多好处,对帝国足够的忠诚,军纪也要比边军要好,战斗力更加的强大,所以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李炎点点头,大唐战斗最强的军队,也曾经是两京和京畿道的府兵,南北衙的禁兵也曾经是大唐对外征战的主力。

    但是到了武周朝时期,府兵制度破坏,大唐内重外轻的禁卫军制度也逐步瓦解。

    等到安史之乱的时候,近卫军的都没有和安禄山叛军战斗的勇气,必须要调集边镇的军队才能平叛。

    方国寿话锋一转说道:“但是使用禁卫军作战也有一个缺点,这些禁卫军都是京师附近的百姓,长期作战必然思乡心切,武帝时期的长期对外作战,也让百姓承担了极其严重的负担,也对帝国的财政产生了巨大的负担。”

    李炎点点头,养兵是很贵的,但是和打仗比起来,养兵这点钱又不算什么。

    士兵出征在外,战马需要补充,武器需要维修,人需要吃饭,马需要吃草,而将这些物资送到前线,更是需要花费无数的人力。

    在这个后勤保证没有摩托车汽车的年代,民夫的数量两倍于正规军,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李炎问道:“那汉代是如何解决边患问题的呢?”

    杨炎竖起耳朵,这种对答可是非常宝贵的,对前面朝代的历史总结,非学术大家饱学鸿儒不能为之。

    看这个方国寿年纪不大,但是见解如此深刻,杨炎更是确定了建宁王麾下人才济济!

    方国寿说道:“汉初的两位大臣,晁错和贾谊提出了一个方桉。”

    晁错,贾谊?

    李炎只知道晁错是汉景帝时期的大臣,七国之乱打出的口号是“诛晁错,清君侧”,这是一名力主削藩的大臣。

    而贾谊则是一首学生时代的诗,“屈贾谊于长沙”,除此之外李炎对这两人没有什么了解。

    方国寿说道:“晁错和贾谊,都是汉初名臣,他们对于汉代政策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不说这个了,他们两人的方法是‘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

    “武帝时期,就已经任由很多内附的胡人部落,帮助汉代守卫边疆了。通过分化拉拢和利诱的方法,分裂这些胡人部落,再将他们迁为汉代的藩属国,用这些异族来对付异族,稳定边关局势。”

    这个方法不错啊,李炎说道:“这个方法好,可是为何后世不用这个方法了?”

    杨炎也竖起耳朵,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

    他已经确定了,这个方国寿是饱学鸿儒,而且是史学大家!

    政史从来都是不分家的,方国寿能够梳理历代治政得失的,绝对是开宗立派的大儒了!

    而且他和建宁王讨论的问题,是国家的边境政策问题,这可是朝廷最核心的大政。

    之所以靠近皇帝的年轻大臣容易晋升,就是因为他们可以从皇帝和大臣对朝廷政策的讨论中,学习处理国家政策的方法论,这也是为何皇帝近臣更容易提拔的原因之一。

    方国寿说道:“西汉除了禁卫军强大,地方军也保持了相当的战斗力。西汉尚武,所以能够压服这些边境的异族军团。”

    “但是到了东汉,地方军力疲敝,再依靠异族保卫华夏,反而让中原的百姓成了待宰羔羊。”

    “东汉自汉明帝起,西北羌乱不断,最终耗尽国力,黄巾起义爆发,东汉就灭亡了。”

    “而且以夷制夷也给后世留下了隐患,这些归顺中原的异族,依旧保持了胡人部落的特性,晋代的五胡乱华,就是这些内迁胡人的叛乱。”

    李炎诚心问道:“既然以夷制夷之策不行,那么如何安定边患呢?”

    方国寿也看着方国寿,等待他的回答。

    方国寿没有直接回答李炎的问题,而是说道:“大唐的藩镇问题,也和边患相辅相成。渤海、高丽、吐蕃、回鹘、南诏等边患频繁,所以要设立节度使统筹军民之力,但是这些边境藩镇拥兵自重,就有了安禄山的叛乱。”

    方国寿顿了一下说道:“要解决边患,解决藩镇拥兵自重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啊!”肥鸟先行的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