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 历史小说 - 从八百开始崛起在线阅读 - 第1000章 必败之局?(1000章纪念)

第1000章 必败之局?(1000章纪念)

    很多年后!

    当已经功成名就的赵守山受邀在中国某陆军大学毕业生典礼上发言致辞。

    台下那些意气风发英姿勃勃即将踏入军营的青年们鼓起勇气问这位参加过伟大卫国战争的将军:“首长,您这一生中记忆最深刻的战役有那些?”

    赵守山沉思片刻凝重回答:“光说记忆最深刻,恐怕不够精准。我赵某人戎马生涯近三十年,最心痛一战非娘子关乏驴岭莫属,那一战,我西北军第17师战损8000余,精华损失殆尽,直到半年后参与晋东南战役依然没有恢复元气!

    可若说赵某人平生所做英明之事,1938年我率全师8000人参与的晋东南之战,绝对名列前二!”

    这让台下的青年军人们大为好奇,赵守山原为西北军,卫国战争胜利后才加入八十集团军,这必然是其英明之举之首,但貌似在这位看来,参与晋东南之战竟然能与如此重要决定并驾齐驱,这是何故?

    “首长,是那一战您功勋卓著?”有人忍不住好奇问道。

    “呵呵!不是,是那一战我竟然被一个和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年轻军人说服了,做了个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决定,执行了那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战术计划。

    不过,事实证明,那个年轻人是对的。所以我刚才才在致辞说,你们这些青年,才是我中国的未来,是我中国军队的未来。”赵守山微笑着回答。

    听赵守山说完这样一段话,台下的青年军人们瞠目结舌,要不是纪律严明,必然是七嘴八舌乱成一锅粥。

    要知道,他们眼前这位在那个时期已经是中将师长,一个和他们年龄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哪怕是在战争年代,最多也不过是个排长、连长吧!中将会被一个尉官说服,并执行他的战术计划,这可能吗?

    “不过,他说服我的并不真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战术和承诺帮助我师的装备,在这里,我就把他曾经提问我的一个问题抛给大家,看大家能不能说出正确答案。”赵守山没有说那个青年军人的名字,反而是笑眯眯的继续说道。

    “你们谁能告诉我,我们中国能打赢这场战争的基础是什么?”

    现场不少青年纷纷举手。

    “军队国防强大!”

    “错!”

    “工业水平提升!”

    “错!”

    “教育!”

    “错!”

    “经济!”

    “错!”

    ......

    面对一连串的踊跃回答,赵守山连连摇头,但脸上笑容却是不减。

    这些年轻人是和那个青年一般大小的年龄,可他们的阅历和那个青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在他们这个年龄,那个青年已经是一团之长,歼灭倭寇达近万之众,不,自那一战之后,已将这个数字重新改写。

    何人能在此之龄,有他的见识与格局?至少在赵守山的军旅生涯中,从未得见。

    “广袤的国土面积,才是我们能打赢这场漫长卫国战争的基础。”赵守山身躯挺立,一脸严肃回答道。

    现场鸦雀无声。

    “我们的邻国,登陆的米国大兵只用三天就推进了两百公里,机械化行军速度快得惊人,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像这样的行军速度,只需再过一两天,就能穿越他们的国土,抵达我国边境。

    所谓战略纵深,对于国土面积不过12万平方公里的该国来说,就是个教科书中的名词。

    在我中国南海边缘的狮城,首都就是国家,国家就是首都,日军攻陷其仅用三日。

    而我们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日军动用了超过200万陆军以及百分之八十的国力,耗时八年,依旧不过占领了百分之五六十的国土,西南、西北皆在我手,这也为我国积蓄力量持续反攻停供了可能性。

    所以,同学们,战友们,你们为拥有这样广袤的国土自豪吗?你们能像你们的先辈一样,誓死守卫他吗?像他们一样,一声令下,就挺身赴死吗?”满头银发的将军站在台上,目光凌厉,声若洪钟。

    “首长,我们愿意!”

    “首长,这是中国军人的职责!”

    “首长,请相信战友的诺言!”

    ......

    台下还未授衔的青年军人们齐刷刷的起立,向台上的老将军敬礼。

    没有山呼海啸的口号,但赵守山从年轻军人们的坚定的眸子中得到了他想要的回答。

    一排排犹如青松般挺立的身影,让他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他的子弟兵们,也是如此,在他的面前庄重行礼,然后背着枪头也不回的奔赴战场。

    不知多少熟悉的面孔,再也不见!

    那是晋东南战役即将打响的前一日。

    1938年5月20日!

    随着时任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香悦青石中将抵达潞城,未来被命名为晋东南战役的战斗正式打响。

    和唐刀预想的差不多,日本华北方面军是由大致十个方向向晋东南地区进攻,但超出唐刀预计的是,日军这次除调集了108、109以及第16共三个师团大约七万兵力外,另外还又从平北城抽调了一个兵力达万余的第二混成旅团参战。

    除留守各县城的日军大约万余,负责进攻的日军总兵力高达七万,这是一个几乎能和太行山地区中方兵力齐平的数字。

    或许会有人想,你中方是防守,日方为进攻,中方有绝对的地理优势,兵力相若有什么了不起?

    会这么想的人,必然是不了解中日双方装备的差距有多大。

    从轻武器配备上来说,中方主力装备的是汉阳造步枪,射程虽比日方主力装备的三八式步枪略近,但300米和400米的射程相比尚构不成所谓时代差,要真说差也就是双方兵员训练略有差距。

    日方目前多是老兵,枪法精准,中方这边经过连续大战,不少部队就像17师那样,老兵被大量消耗,取而代之的是才招入部队的新兵,许多人没经过实战不说,连实弹射击都才打过十几发。

    但总的来说,差距是有,却也不至于说被吊打。

    真正拉开中日军队双方战力的差距还得是重武器。

    中方一个普通步兵师,如果能有个七八门迫击炮或者4门山炮,那就是属于重火力不错的了,但日军一个能和步兵师抗衡的步兵旅团,往往就配属火炮20余门,这还不算师团直属的炮兵联队,若是将其一半配属给旅团作战,那步兵旅团可拥有的火炮数目将达到可怕的近40门。

    光是火炮的话,中方军队靠挖掘战壕,也能躲一躲,毕竟40门火炮也不能达到地毯式覆盖攻击,能在炮火中活下来的好歹也有三分之二。

    可日军还有战机助阵,而北方的天空上早已没有了中方战机的影子,他们完全可以肆无忌惮的在低空投弹,一颗200磅以上的航弹,如果命中阵地,那就意味着一个步兵排甚至是步兵连消失。

    数十号精壮的汉子啊!爹娘耗尽心力养育十八年才长成,结果,一颗炸弹下来,就彻底化为乌有。

    这还不算最痛苦的,光是用人命和日军的炸弹拼消耗,中方也能忍,一对一不行,咱就十对一,可日本人还有坦克。

    日本人的坦克不像西方都是大家伙,主战坦克89式坦克也才十几吨,放在西方战场上就是个渣,可在中国战场,面对极度缺乏反坦克炮的中国军队,他们几乎没有天敌。

    不过30毫米厚的装甲足以抵挡任何枪弹,57毫米短管炮却是能摧毁几乎所有的野战工事,面对这种钢铁巨兽,中方军队唯一的反制,只能是用人工方式爆破。

    可日军坦克那里会轻易给你近身的机会?两挺7.7毫米机枪射界极宽不说,身后还有伴随的日军步兵,如果不是在城市巷战,想用炸药包炸毁一辆坦克,除了要有甘愿赴死的勇气之外,还得有足够的运气。

    此时的日军,已经算是拥有空中、地面近乎立体的攻击方式,对中国军队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这也是忻口会战,中方聚集了超过30万大军,甚至还有300余门火炮,却依旧阻挡不住板垣四郎麾下的7万大军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就算是防御战,中方和日方的兵力对比差不多得在四比一甚至五比一,才能保证不会输得太难看。

    这几乎已经是中日双方高级将领在长达半年的战争后,得出的一个共识。

    所以,当得知日军竟然投入了七万大军对晋东南地区进行围攻,位于临汾城内第二战区司令部作战会议室中的山西老汉,当场面色灰败心丧若死。

    虽然经过唐刀提醒,他依旧低估了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决心,原本在他的设想里,日军能投入个三万人就不错了,晋东南太行山区他布置了近十万大军,三比一的兵力对比,再加上太行山之险,就算打不赢,也能消耗日军一部分实力,然后他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将他麾下的晋绥军精锐调入太行山区。

    哪知道日军不动则以,动则犹如雷霆,疯了一般投入三个师团外加一个混成旅团,兵力几乎和晋东南地区中方兵力相若。

    晋东南若是丢了,临汾城将失去一道重要屏障,破城几乎已是在所难免。

    关键是他在另外一道防线上部署的超过20万大军还不敢动,日军第20师团,第5师团,第114师团,第10师团纷纷异动,由晋东、晋北、晋西向东南而来,那可是高达10万大军。

    虽未发动攻击,但却是犹如乌云压城,令中方各将如临大敌。

    日本华北方面军此次,为了一个小小的晋东南,竟然动用了麾下大半兵力。

    “命令战区司令部各部,政府各部,收拾妥当,分批秘密撤离临汾!”一直枯坐到深夜的山西老汉终于开口。

    虽然知道大战之际,战区司令部秘密撤离可能会动摇军心,但山西老汉终究不得不痛苦的做出了这个决定。

    对于这位大佬来说,这不光意味着他这个战区司令官对战事失去信心,也意味着他接受了那位的‘好意’。

    所谓好意,就是保他活命,但晋省若失,他这个战区司令官难辞其咎,离职已经是板上钉钉。晋省大本营没了,官职也没了,可以想见,曾经的辉煌也会离他而去,从此以后,挂一闲职,做一个富家翁将是他的日常。

    这对于一个在一省第一人的位置上坐了二十几年的大人物来说,是何等的痛苦不言而喻。

    但就是这样,这位也依旧在思想斗争了大半日后做出了这个决定。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这位骨子里的某些东西让他做出了自认为的最正确决定。

    事实上,面对老汉做出的这个决定,司令部一干重将,甚至连一句反对的声音都没有。

    而远在江夏的军政部,也在日军调动兵力情报抵达后,陷入了沉默,对于第二战区司令部将物资和各要员撤离至黄河的决定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显然,对于这些高级将领们来说,晋东南之战,已是必败。

    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咽下晋东南战败,乃至临汾失守,整个晋省丢失的苦果。

    而战役初期,也正像抵达潞城的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兼任东路军司令官的香悦青石中将所说的那样:“都说中国太行山险峻,但我想说的是,帝国勇士的铁靴之下,山海皆可平!此战,莪东路军仅需七日,即可尽破敌军而还!”

    由十个方向进军晋东南的日军,第一日便攻克第一道防线,部署于外围的中国军队仅鏖战一日,便丢弃花费数日方才构筑的战壕撤离。

    第二日,日军依旧没受到太大阻碍,一路上仅余小规模部队进行sao扰,但很快就被以数千规模计的日军驱赶入深山。

    第三日,日军便接近太行山腹地,尤其是在辽县、榆社、武乡等地,更是取得了辉煌战果,那是日军此行最大的敌人---八十集团军921师主力所在地。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十路大军,在这三日内,可谓是势若破竹。

    “呦西!”亲自坐镇黎城担任前线指挥的108师团长下熊元中将收到一线战报后,亦是喜形于色。

    对于这位来说,此次晋东南之战首先是他一雪前耻的机会。

    921师可是晋东南日军的老对手了,半年前的娘子关之战就给负责协助20师团攻击娘子关的109师团在七亘村连打两记闷棍,过完新年,神头岭一战更是把108师团打了个七荤八素。

    可108师团做为一个二线师团,主要兵力都用于防御邯长线近200公里的县城,很难聚齐所有主力和921师进行决战。

    这次,在方面军司令官的决心下,他这个师团长首次聚齐了麾下四大主力步兵联队,虽然其中两个步兵联队老兵损耗巨大补充了大量辎重兵,但战斗力尚存,他完全有信心和921师扳一扳手腕。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这次战役也是他最后救赎自己的机会。

    新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衫衫元在那次亲自会面的时候,可是满面寒霜的告诫他,陆军大本营既然可以撤换一名大将,一名中将去职更是轻而易举。

    他希望也是必须拯救自己和108师团的名誉!

    日军看是十路大军,其实不过是分为东西南北四条主路,108师团负责的就是南路,南路以108师团麾下四个步兵联队为主,分成两个方向向北进攻,一路由长治经襄垣向辽县进攻,一路则由屯留经泌县向武乡进攻。

    为保证兵力,每一路的日军都是由两个步兵联队步兵外加一部分辅助部队组成,兵力高达万人。

    这样的兵力,别说中方一个步兵师,就是一个步兵军,日军也丝毫不会畏惧。

    强大的兵力和火力保证,使得战役初期如同日军将领们预想的一样,中国军队所有的抵抗都犹如滚汤泼雪溃不成军,仅用三日,就攻入921师核心驻地。

    就算921师遁逃,那这几处的中国山民们可跑不了吧!摧毁他们的家园,破坏生活物资,乃至将人口全部就地灭杀,把这几处心腹之患变成一片白地已经是近在眼前。

    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109师团已经快接近胜利了。

    你说,下熊元这位日本陆军中将如何不喜形于色?

    只是,在欢喜了不过24小时,下熊元的脸色就变得阴沉起来。

    他的南路大军倒是势若破竹了,可其余三路在第三日下午就遇到了麻烦,中国人依据大山,竟然部署有第二道防线。

    而且这一次,他们竟然再也不后退了。

    精锐如第16师团,其中一路大军动用了超过50门火炮还有12架战机助阵,花费了一个白天时间,也不过才前行了3公里。

    一直不断后撤的中国人竟然玩起了死战,哪怕是被攻破的防线上留下了超过3000具尸骸,但后面竟然还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

    凶猛的炮火从未停止过,整座山峦都在燃烧,但却不知有多少的中国人还在其中射击,再射击,直到他们死去。

    第16师团该部,在该役也玉碎官兵达1500余人,一比二的战损比令人触目惊心。

    而相比友军开始遭遇顽强阻击进展缓慢,108师团遭遇到了比顽强抵抗更令人头疼的难题。

    。。。。。。。。。。。

    PS:1000章了噢!前面700章多为2600字,但后面300章却多为5000字,所以1000章324万字,平均每章3200字。破千章,发个感言纪念一下下。汉唐风月1的从八百开始崛起